当前位置:SCI之家网>SCI百问>SCI论文写作:防范学术不端的方法和避坑指南

SCI论文写作:防范学术不端的方法和避坑指南

SCI之家头像
创始人 研老师
2024-01-20

  学术不端在SCI论文写作及发表过程中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。期刊对涉及学术不端的审查也愈发严格,以防范潜在问题。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学术不端的行为。

  1、高重复率

  一般而言,超过15%的重复率就被视为异常。审查者会仔细研究查重报告,特别关注重复的具体部分。Introduction和Materials and Methods部分的重复可能是引用已发表文献,但Results和Figure legend的重复可能暗示抄袭他人已发表的结果。值得注意的是,图片引用时需遵循出版社规定,即便附有参考文献,也需事先获得出版社许可。

  2、不当使用图片

  图片篡改和同一图多次使用是常见问题,尤其是在生物学领域的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图。这类问题在近年曝光的学术丑闻中占有较大比例。对于内参条带的重复使用和免疫组化图中区域的翻转,都可能引起审稿者的警觉。保存原始数据时应标记清楚,以防止混淆。

  3、操纵数据

  生物医学领域的实证实验难以证实可重复性,也容易受到操纵。数据篡改是导致论文被撤稿的第二大原因之一。对数据的篡改,使之更符合之前文献结果或导师期望,都构成学术不端。使用公共数据库时,需获得许可,否则可能导致论文被撤销。

  4、署名不当

  随意添加不相关作者以提升论文声望,或者在论文发表后对作者列表提出异议,都属于不当署名。作者应确保在论文写作之前就分配好作者贡献,避免后续的纠纷。

  5、撰写和投稿过程中的不当行为

  dai投、作者推荐的审稿人与作者有合作关系、编辑邀请的审稿人与作者同属一个单位等都属于学术不端行为。近期调查发现,大量论文问题集中在Hindawi出版社旗下OA期刊的“特刊”上,部分论文工厂操纵审稿过程。

  为避免学术不端,科研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

  1、实验结果标记清楚

  重复使用图片的问题有时是由于实验数据混淆引起的,因此实验结果要进行良好的标记和分类保存。

  2、永久保存原始数据

  原始数据应永久保存,以备将来查找异常数据的需要。保存整张胶图并按期刊要求提交,有助于后期审稿和追溯。

  3、分配好作者列表和贡献

  论文写作之前,应确保作者贡献清晰分配,特别是在多个课题组合作的项目中。作者署名要在投稿前达成共识,以避免后续的纷争。

  4、进行查重

  在论文提交之前,进行查重操作是必要的。全文重复率不宜超过15%,并且不能有过多连续单词完全相同的情况。通过改写、变换句式等方式,可以有效降低重复率。

  为了防止学术不端,通过提前规范实验记录、妥善处理数据、确保署名规范等措施,可以有效避免SCI论文发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学术不端问题。科研管理机构对学术不端的审查也将越来越严格,因此从源头控制,确保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真实性,是确保学术声誉的有效途径。

  推荐阅读:避免今后被发现学术不端一定要谨慎查重!

© http://www.scizj.com/wt/25947.html